99re在线视频观看|日韩 欧美 国产 亚洲 制服|男人的天堂视频网站清风阁|亚洲经典激情春色另类|五月天精品视频

鄭保衛:積極推動綠色發展 努力做好氣候傳播

2017-03-09 10:42:00
admin
轉貼
摘要:在“綠色發展與氣候傳播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能夠同大家在這里見面!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主辦單位向全體與會專家學者和各位朋友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歡迎大家在繁忙的歲末之際前來參加研討會,感謝大家多年來對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工作的大力支持。


自從2010年我們與樂施會合作共同組建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開展氣候傳播理論研究和行動推廣以來已有6年時間。在這6年中,我們從跟蹤研究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開始,到2015年見證巴黎協定的簽訂,經歷了中國從被污名化、妖魔化到被肯定和稱道的過程,切實感受到了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要性和復雜性。今年馬拉喀什聯合國氣候大會通過的“行動宣言”,又讓我們看到了世界各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決心。


這些年來我們中心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影響,離不開各位領導、專家的支持和幫助。


今天出席會議的杜祥琬院士是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當我們表示想聘請他擔任我們項目中心的專家委員會主任時,他愉快地接受了聘請,并對我說,你們從新聞傳播的角度介入氣候變化研究很有意義。這些年他多次參加我們在國內舉辦的研討會和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所舉辦的氣候傳播邊會,并且都作了發言。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傳播氣候變化知識和理念,成為氣候傳播的引領者。今天,他又蒞臨研討會并作主題演講,我們向他表示敬意和謝意!


出席今天會議的還有新華社原副社長兼常務副總編輯馬勝榮先生,他同我們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趙啟正教授是項目中心成立之際最早聘請的兩位顧問。多年來,兩位顧問始終關心和支持我們的工作,為項目中心的順利發展傾注了心力。在此,我再次向這些年來給予我們大力支持和幫助的各位項目中心顧問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的領導、專家,以及各位朋友表示真誠的謝意!


從項目中心成立起,我們就一直在倡導一個理念:應對氣候變化是一種社會行動,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與廣泛參與。因此,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投入到氣候變化和氣候傳播理論研究與行動推廣之中。這次參加會議的代表中有不少是加入我們氣候傳播微信群的朋友。幾個月來大家一直在借助手機微信交流,今天得以在會上見面,大家都格外開心。


這次與我們項目中心共同主辦研討會的有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廣告研究院,以及新近組建的,即將在會上舉行揭牌儀式的中國傳媒大學綠色低碳發展與品牌傳播研究中心,我們為氣候傳播隊伍的發展壯大感到由衷的高興,并預祝傳媒大學的朋友在綠色低碳發展與氣候傳播研究方面能夠作出成績,取得進展。


這次研討會的主題是“綠色發展與氣候傳播”。下面我想就此問題談點看法。


“綠色發展”,與“創新發展”“協調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黨中央將其上升到了黨和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這充分說明了它的重要性。


“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近些年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一個觀點。最近,他在關于生態文明建設所作的指示中再次強調:“要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綠色”意味著環保、清潔、美好,而“綠色發展”則意味著低碳發展、循環發展、可持續發展。


如今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已成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引。因此,解讀綠色發展的內涵,傳播綠色發展的理念,推廣綠色發展的行動,應該是當前氣候傳播的一項重要任務。


綠色發展是以低碳、節能、環保為目標的一種經濟增長方式和生產發展方式。因此,要實現綠色發展,就要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方式,就要加快環境保護、清潔生產和綠色服務等綠色產業的發展,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另外,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與其他四大發展理念聯系起來,使之相互貫通,相互促進,要堅持在不斷創新、加強協調和擴大開放中實現綠色發展,而且要讓廣大群眾能夠在綠色發展中增強獲得感,能夠充分共享綠色發展的成果。


認識了綠色發展的科學內涵,還要積極傳播綠色發展的理念,推廣綠色發展的行動,要讓廣大群眾把實現綠色發展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和行動目標,自覺地采用綠色生產方式,養成綠色生活習慣,營造綠色發展環境,讓綠色真正成為一種生產方式、生活基調和發展目標。


此次研討會我們依然使用了2010年第一次舉辦氣候傳播研討會時所概括的四個關鍵詞:“氣候、傳播、互動、共贏”。


“氣候”與“傳播”是兩個核心詞。我們的一切理論研究和行動推廣工作都在圍繞著這兩個詞作文章。我們要研究如何使全社會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形成共識,如何使人們更多地去關注氣候變化,保護生態環境,而這就需要通過“傳播”來實現。


“傳播”是一種交流、溝通,是參與傳播者之間的一種互動。


政府需要通過傳播來宣傳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表達應對氣候變化的立場,促進環境保護綠色發展目標的實現;


媒體需要借助傳播來傳遞氣候變化的知識和理念,表達政府和民間應對氣候變化的立場和觀點,推廣應對氣候變化的社會行動;


NGO需要借助傳播來闡釋氣候變化議題的重要性,表達民間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立場,吸引公眾關注氣候變化,踐行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


“互動”:政府、媒體和NGO需要通過“互動”來增進相互間的溝通與了解,這樣才能形成合力,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媒體和NGO為輔助力量的氣候變化傳播機制,發揮出最大的影響力,以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傳播互動中還應該包括企業和公眾,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互動體系。


企業在使用綠色能源,開發環保技術,踐行節能減排等目標上的責任和貢獻是不可忽視的。而公眾作為氣候變化問題的利益攸關方和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直接參與者,需要進一步增強綠色觀念和環保意識,自覺地從身邊點點滴滴小事做起,為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盡心盡力。


“共贏”:只有這五者“互動”起來,加強合作,才能實現在應對氣候變化議題上的“共贏”。正因為此,這些年來我們項目中心一直在強調要確立“政府主導、媒體引導、NGO推助、企業擔責、公眾參與”的“五位一體”的應對氣候變化行為主體框架。


這個框架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五者之間相互配合、支撐和互動,是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的基礎和保障。通過良性互動,逐漸形成全民應對氣候變化的體制和機制,增強全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促進“低碳”和“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


出席此次會議的都是關注氣候變化與氣候傳播的專家學者、媒體界和NGO組織的朋友,大家相聚一堂,共同研討如何深入貫徹黨中央的決策和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如何有效落實馬拉喀什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簽署的“馬拉喀什行動宣言”,如何全面認識綠色發展與氣候變化、氣候治理和可持續發展目標之間的關系,如何在實踐層面建立有效的氣候傳播機制等問題。同時,探討如何通過氣候傳播展現我國應對氣候變化、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積極行動,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與綠色生活方式相結合,推動更多的社會團體和公眾參與到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低碳轉型和綠色發展的行動之中,提升公眾綠色低碳意識,引領社會綠色低碳風尚,形成全民綠色低碳的社會氛圍。


按照會議議程安排,與會專家學者將分析和研討當前綠色發展和氣候變化全球治理面臨的形勢,分享氣候傳播研究的前沿話題、動態及成果,設計推進氣候傳播研究與實踐的合作模式、行動框架及策略方法等。總之,議題多,內容豐富,期待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貢獻自己的智慧,分享各自的成果。


我們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能夠為全國氣候傳播研究學者提供學術交流的平臺,同時打造氣候傳播研究學術共同體和人際網絡,起到凝聚共識,壯大隊伍的效果,為提升氣候變化與氣候傳播研究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效果,推動我國落實“馬拉喀什行動宣言”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邁上新臺階做出我們的貢獻。


回顧六年來我們開展氣候傳播理論研究和行動推廣的經歷與經驗,我們深深切體會到氣候傳播研究的價值和意義。我們期盼大家能夠齊心協力,共同朝著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的目標努力,期盼大家都能夠“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為實現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鄭保衛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學部委員兼新聞傳播學科召集人)

發表評論
評論通過審核后顯示。
移動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