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觀世 | 第5期:疫情期間人口如何流動?
- 2020-06-05 09:55:00
- admin 原創
2020年1月10日-24日由武漢遷出到全國各地的人口流動示意圖
編者按:
數據化時代人口流動產生了海量的大數據。《基于大數據的人口流動軌跡研究》一文基于百度地圖慧眼遷徙大數據分析了2020 年1 月10 日到24日從武漢遷出的人口去向,并比對了這些人口流入所在地的疫情分布,發現:確診病例分布和人口流動分布基本吻合,從武漢流入人口多的城市,往往成為疫情嚴重的地區。因此,加強人口流動軌跡信息的監測,成為疫情防控的關鍵。
基于大數據的人口流動軌跡研究
作者 | 黃匡時、賀丹,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文章來源 |《人口與健康》2020年第2期
自2019 年12 月底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隨著2020 年春運的步伐由武漢向全國擴散。2020 年1 月23 日,中央果斷對武漢進行隔離,并在全國大范圍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有效地阻斷疫情進一步蔓延和擴散。由于這次疫情源頭是武漢,在城市隔離之前從武漢流出的人口成為影響整個疫情發展態勢的主要人群。根據1 月26 日武漢市市長介紹,在城市隔離之前大約500 萬人口已經從武漢流出。這500 萬人的去向成為影響整個疫情發展態勢的關鍵。為此,本文重點對這500 萬人口流動的去向進行分析,并與湖北省內和全國其他省份的確診病例分布進行比對,由此研判全國疫情的發展態勢,并提出下一步疫情防控的政策建議。
本文從百度地圖慧眼遷徙大數據(http://qianxi.baidu.com/) 中獲得了2020 年1 月10 日到1 月24 日從武漢流出到全國各地的人口分布數據。百度地圖慧眼遷徙大數據是百度公司基于百度地圖APP的地理定位來識別人口流動遷移。凡是使用百度地圖APP 的手機用戶,百度就可以收集到其遷移數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研究顯示,2018 年我國手機地圖用戶規模超過7.2 億人,根據2018 年中國主要手機地圖APP 月活用戶數據顯示,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的月活用戶數以絕對的優勢領先于同領域手機地圖APP,其中,高德地圖以3.7 億人穩居榜首,百度地圖以約3.2 億人排名第二。百度地圖慧眼遷徙大數據平臺提供了遷出目的地地圖(見圖1)和比例數據(即從武漢遷出到其他城市的人口與從武漢遷出總人口的比值),為我們分析人口流動和疫情擴散提供了基礎數據。
一、500 萬人口流動軌跡及其影響
這500 萬人口究竟去了哪里?根據百度地圖慧眼遷徙大數據顯示,1 月10 日至1 月24 日間,從武漢流出的人口中有69.4% 在湖北省境內,其余30.6%的人口則流出湖北省外。因此,我們分別從湖北省內和省外兩個方面來分析500 萬流出人口的影響。
(一)對湖北境內的疫情態勢的影響
從武漢流出但依然還在湖北境內的人口中,19.9% 在孝感,18.8% 在黃岡,9.4% 在荊州,7.2%在咸寧,5.7% 在鄂州,5.7% 在襄陽,5.4% 在黃石,其他城市占比均不到5%(見圖2 藍色柱)。截止到2020 年2 月14 日17:20 分,除了武漢外,湖北省內的累計確診病例分布中,18.81% 在孝感,17.45%在黃岡,9.05% 在荊州,7.54% 在隨州,7.03% 在鄂州,6.95% 在襄陽,5.90% 在黃石, 5.63% 在荊門,5.48%在宜昌,其他地市占比均不到5%(見圖2 紅色柱)。
比對流入人口分布數據和確診病例分布數據,我們可以得出三個基本結論:(1)確診病例分布和人口流入分布基本吻合。從數據比對來看,從武漢流出到湖北其他地市的人口分布和湖北境內(武漢除外)的確診病例分布基本吻合,流入人口占比高的地市通常確診病例占比也高。(2)有些城市的疫情傳播力強,值得警惕。隨州、襄陽、鄂州和宜昌的確診病例占比分別高于流入人口占比約1 ~ 3 個百分點,這可能意味著這些地市疫情傳播可能比較快,值得重點關注。(3)有些城市的疫情可能還會有所增加。孝感、黃岡、咸寧的流入人口占比低于確診病例占比,這意味著這些城市的確診病例可能還會增加一些,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這些城市的疫情控制得好,導致疫情的傳播力不強。
(二)對全國其他省市疫情態勢的影響
從武漢流出湖北到其他省份的人口中,有18.7%在河南,11.46% 在湖南,7.47% 在安徽,6.98% 在江西,6.39% 在廣東,4.81% 在江蘇,4.18% 在重慶,4.08% 在四川,3.62% 在山東,3.52% 在浙江,3.06%在河北,3.00% 在福建,2.83% 在北京,2.17% 在上海,其他省份占比均不到3%(見圖3 藍色柱)。而從全國疫情態勢來看,截止到2020 年2 月14 日17點20,除了湖北外,全國范圍內累計確診病例分布中,10.62% 在廣東,9.73% 在浙江,9.97% 在河南,8.32%在湖南,7.86% 在安徽,7.58% 在江西,4.99% 在江蘇,4.48% 在重慶,4.40% 在山東,3.90% 在四川,3.52%在黑龍江,3.13% 在北京,其他省(市、自治區)占比均不到4%(見圖3 紅色柱)。
對比武漢流出到其他省份的人口分布和湖北外疫情分布,可以得出兩個基本結論:
(1)疫情態勢的關鍵省份已經出現。圖3 顯示,有兩類特征的省份比較特殊:第一類省份是河南和湖南,這兩個省份的流入人口占比明顯高于該省份的確診病例占比,這存在兩種可能:一種可能就是流入這些省份的大多是農村的農民工,返鄉后并沒有引起較大范圍的疫情傳播;第二種可能就是這兩個省份未來可能存在持續增加的風險。第二類省份是浙江和廣東以及黑龍江,這三個省份的確診病例占比明顯高過從武漢流入的人口占比,這說明,這些地區人口流動頻繁,疫情傳播力強。
(2)大部分省份的疫情分布與人口流入分布基本吻合。圖3 顯示,從武漢流入人口占比多的省份,比如河南、湖南、江西、廣東等地,確診病例占比較多,相反,從武漢流入人口占比少的省份,確診病例占比較少。除上述提到的5 個省份(河南、湖南、浙江、廣東、黑龍江)外,其他25 個省份的確診比例占比和從武漢流入人口占比基本吻合,可以初步認為,在現有人口流動性不大的情況下以及當前強有力的疫情控制措施下這些地區出現疫情激增的可能性不大。
二、基本判斷
比對人口流動數據和疫情擴散數據,我們發現,人口流動與疫情擴散緊密相關,成為疫情防控決勝的關鍵。通過數據比對可以發現,從武漢流出人口多的城市,往往成為疫情嚴重的地區。從武漢遷出的500萬的人口流動鏈條來看,目前全國大致形成了以武漢為核心的疫情防控的三個鏈條:
第一鏈條由湖北省內的其他地市(武漢除外)組成,這些地市的累計確診病例之和僅次于武漢(原來比武漢多,后來隨著武漢全面收治后,武漢確診病例比湖北其他地市確診病例之和多),是湖北省內所有累計確診病例的三成,是全國的四分之一,這些地市的疫情防控成為整個疫情防控的關鍵。而整個湖北的確診病例占了全國的八成多。因此,湖北是全國疫情防控的重點。
第二鏈條由湖北省的鄰近省份構成,包括河南、湖南、安徽、江西、重慶等,這些省份的確診病例占湖北省外確診病例的比例接近四成。從武漢流出到這四個省份的人口接近全部從武漢流出人口的一半,但是確診病例并沒有達到湖北省外確診病例的一半,其中原因值得深入分析。
第三鏈條由浙江、廣東、北京、上海、山東等沿海發達地區組成,這些省份的確診病例也接近湖北省外確診病例的三分之一。不過,從武漢流出到這四個省份的人口只占了全部流出人口的比例不到二成,這說明,這些地區的人口流動頻率高,疫情擴散和傳播力強,是疫情防控的關鍵。
其他20 省份(不含湖北)則是介于第二鏈條和第三鏈條之間,這些省份確診病例合計占了湖北省外確診病例的三分之一。從武漢流出到這20 個省份的人口占了全部流出人口的三分之一,與確診病例占比基本一致。這說明處于第二鏈條和第三鏈條中間的20 個省份的疫情相對穩定。
三、政策建議
在春節假期早期,中央對疫情擴散實施了強有力管控,并充分發揮群眾在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控中的作用,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地進一步擴散和蔓延。目前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應該繼續加強管控。為了取得疫情防控的決定性勝利,結合對未來趨勢的研判,提出如下疫情防控的政策建議:
第一,突出重點,分區實施疫情防控。根據人口流動和疫情傳播的規律,實施分鏈區防控的策略:首先,對疫情源頭(武漢)患者的全面排查和重點救治。盡快對留守武漢的900 萬人進行全面排查,并動員全國資源支援疫情源頭的疫情防控,集中全國頂級專家攻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特效藥的研發,盡快從源頭上控制疫情傳播。其次,重點加強對疫情傳播的第一鏈區(湖北省內地市)的疫情防控。湖北省內地市的疫情是整個疫情防控的重點,也是疫情防控的關鍵。除武漢外,湖北省內其他地市累計確診病例之和比湖北省外的其他省市累計確診病例之和還多,湖北省內地市成為疫情擴散的關鍵。從全國來看,湖北省的確診病例占比超過八成。湖北疫情防控是全國疫情防控的重點。第三,高度重視對第二鏈區(湖北鄰近省份)的疫情防控。這些省份從地理位置上距離武漢和湖北較近,而且從武漢流出的人口較多。要防止疫情從第一鏈區向第二鏈區擴散。第四,嚴密防控第三鏈區(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疫情。考慮到第三鏈區人口聚集,疫情傳播快,這些地區的擴散或傳播力度和范圍均比較強。要考慮采取錯峰復工的策略,在現有假期延長的情況下,企業復工采取錯峰的方式,避免人口流動造成疫情擴散。全國大中小學的學生盡量最后返校,全面采取網絡授課的方式。等疫情徹底扭轉和天氣轉暖后再讓學生返校。
第二,加強對人口流動軌跡的監測。這次疫情防控的關鍵在于對人口流動軌跡的掌握。盡管我們可以通過手機信令數據來全程監測人口流動的軌跡,但是對于特定人員的伴隨人群的監測不夠。從這次疫情來看,確診病例出行軌跡中的伴隨人員的監測成為整個疫情防控成敗的關鍵。在這次防控中,我們可以區分出ABCD 四類人群:A 是從武漢或者湖北省流出的人群,B 是A 類人群在流動過程中接觸到的人群,而C 類是A 類人群最終接觸到的家庭成員和親戚朋友,D 類人群是未被A 類接觸的人群。目前的人口流動監測體系,A 類和C 類人群較容易獲得,而B類和D 類人群是最難掌握的,而且因為B 類人群再度傳染的B2 或者B3,乃至Bn 人群是現有監測體系的空白。但是如果人人都有自己的出行和飲食軌跡數據,那么,B 類人群則相對較容易識別。因此,未來要加強人口流動的軌跡數據的監測。
第三,加強對疫情傳播力的研究。現有數據表明,有些省份(比如河南)的疫情傳播力可能較弱,而有些省份(比如浙江和廣東)的疫情傳播力較強。造成這些傳播力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既可能是疫情管控措施上的差異,也可能是病毒攜帶者的城鄉差異,比如從武漢流入河南省的人口大多是農村居民,那么居住在農村的傳播力可能相對弱些,而在廣東和浙江的病毒攜帶者可能是城市居民較多,由此導致疫情傳播力較強。當然,疫情傳播力的差異可能更為復雜,可能與公共交通、人口規模、生活實施、自然氣候等因素都有關聯,因此需要綜合多方數據來分析驗證。
———————————————————————————————————————————————————
萌泰數據是社會科學領域知名數據服務商和科研教學工具廠商,面向社會科學教育實踐、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提供一體化數據解決方案。目前旗下包括“銳研”和“智社”兩大子品牌。
“銳研”是萌泰數據旗下社會科學專題數據庫及科研服務平臺,旨在為學者和科研人員提供專題數據庫和科研數據采集與分析服務,以及各類社會調查研究方法工具支持。旗下產品包括五大特色數據庫、三大指數產品、六大社會調查研究工具以及智慧蜂眾包任務平臺等科研服務產品。
銳研產品矩陣
銳研中國:www.51diu.com
銳研專題數據平臺:www.ringdata.com
銳研中國官方微信公眾號
智社官方微信公眾號
Campbell中國聯盟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