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7年學術評價
- 2018-01-05 16:56:00
- 潘玥斐 轉貼
2017年,對“學術評價”版來說又是緊張而充實的一年。一年來,“學術評價”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緊跟時代步伐,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價值導向和學術導向,秉持嚴肅的學術態度、高度的學術責任感,反思問題,建言獻策,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評價體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立足根本 聚焦“推進評價體系的建設和創新”
建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哲學社會科學評價體系,對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意義重大。2017年,“學術評價”版刊發多篇文章,聚焦如何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評價體系。
2017年7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行了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的揭牌儀式?!皩W術評價”版刊發《抓住機遇 順勢而為——關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評價體系的思考》。文中分析,所謂“機遇”一方面指的是目前全球處于重塑期刊評價體系的時期,在這個全球重構期刊評價的重要時刻,中國學術界尤其是社科評價領域不應該“失語”;另一方面指的是中國從大國邁向強國時,我們必須牢牢掌握社會科學評價的主導權。在如此大好機遇下,加快構建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不僅需要推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建設和創新,也需要推進評價體系的建設和創新。
2017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以下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半p一流”建設要達到預期目標,需要中國特色評價體系的支持?!皩W術評價”版刊發《以中國特色評價體系支持“雙一流”建設》。該文提出,“雙一流”建設需要中國特色評價體系。中國特色評價體系,必須體現中國社會特點、民族特色和文化品格,進而影響世界發展與文明進程。中國特色評價體系要在吸收國際評價經驗中始終堅持中國特色,在引導中國高校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共舞”中,獲得對其更深刻的認識以及在此基礎上追求獨樹一幟。
2激濁揚清 反思治理學術不端行為
治理學術不端行為,是學術界普遍關注的問題。2017年,“學術評價”版堅持聚焦學術不端行為,組織多篇稿件從多個角度反思問題、分析原因并建言獻策。
2017年4月,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的《腫瘤生物學》期刊撤銷中國論文107篇,涉及500多名作者和多家醫學專業機構。這一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內和國際學術界在學術評價、學術規范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皩W術評價”版刊發《反思施普林格撤稿事件——改進學術評價 加強學術規范》一文。該文認為,施普林格撤稿事件反映出相當多的基層單位尚未真正落實科學合理的“分類評價”等原則和方法,“以刊評文”的片面做法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同行評議機制亟待完善,對違規作者、“第三方”必須有效治理。一方面,學術共同體要加強自主自立自律意識,攜手科研管理界、期刊界等加快建立健全科學合理權威的評價體系,完善各種學術規范,切實貫徹落實各項共識;另一方面,要認識到解決這些問題的復雜性和長期性。
治理學術不端行為,需要推出頂層設計、打出“組合拳”?!皩W術評價”版刊文《治理學術不端行為須有頂層設計》,解剖學術不端行為的成因,提出以“組合拳”治理學術不端行為。針對各類學術不端行為的成因,對癥下藥的治理方法,應是從國家層面上、從學術文化上著手頂層設計,著力改變重數量輕質量、重標簽輕文本、重資歷輕資質、重大題目輕小問題、重宏大論述輕邏輯論證、重應用研究輕基礎研究、重國外期刊輕國內期刊、重等級思想輕平等交流等的學術文化?!兑浴敖M合拳”重擊學術不端行為》一文認為,我國有必要出臺更加嚴密、嚴格、嚴厲的預防機制和懲治措施,遏制學術不端行為。因為治理學術不端行為,重要的是落實。只有堅決落實調查監督機制與懲處辦法,才能提高違規成本;只有堅決落實科研誠信和科學素養教育,才能摒棄錯誤觀念;只有落實合理的科研管理體制與科技評價體制,才能有效抵制浮躁社會風氣的侵襲;只有堅決落實嚴懲學術腐敗的處理辦法,才能賦予科研工作者維護科研誠信的信念與勇氣。
治理科研不端,高校和科研機構必須承擔主體責任?!皩W術評價”版刊文《通過落實主體地位治理科研不端行為》指出,我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在預防和治理科研不端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治理科研不端,高校和科研機構必須承擔主體責任,從科研環境入手展開綜合治理。首先,健全科研管理制度,特別是原始數據的記錄與保存制度,督促高校和科研機構承擔起規范原始數據的記錄與保存的主體責任;其次,建立科學的學術水平考核評價標準;再次,健全學術規范監督制度。
3正本清源 深化對學術評價問題的理解
學術評價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2017年,“學術評價”版聚焦期刊影響因子、學術期刊審稿人素養等影響學術期刊及學術評價發展的重要因素,正本清源,深化對于學術評價問題的認識和理解。
作為衡量期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影響因子曾發揮積極作用。然而,近年來影響因子在使用中被一些評價體系異化,引起了一系列爭議?!皩W術評價”版派遣記者專訪領域內專家,并撰文《正確認識和使用期刊影響因子》,文章提出,刻意炒作影響因子帶來人為偏差,過度依賴影響因子阻礙學術發展。當前應倡導更合理地利用影響因子或研制更好的評價標準,讓學術評價從只關注影響因子轉到關注學術本身的水平上來。對復雜的期刊評價與學術評價,應本著追求公平公正的宗旨,恰當地使用包括影響因子在內的量化指標,并綜合多種方法進行互補、對比、印證。
學術期刊審稿人制度是一種通行的學術評價范式,得到學術界的廣泛接受和普遍認同。期刊審稿人對期刊稿件的錄用會產生重要影響,因而其修養非常重要,應當受到重視?!皩W術評價”版刊文《公正品鑒 審慎探討——學術期刊審稿人的修養》,認為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公正理性的學術品鑒,謙恭審慎的探討交流,是審稿人應當練就的品格修養,也是審稿人應當遵行的道德準則。
4與時俱進 關注學科體系建設
2017年,“學術評價”版繼續關注推進學科反思,并關注學科體系建設新動態。
2017年,“學術評價”版刊登多篇稿件,關注“雙一流”建設中的學科建設《發揮優勢 統籌推進 多措并舉——“雙一流”建設尤當重視支撐學科》,指出高校要建設一批一流的支撐學科,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和普遍意義的學科體系。在推進支撐學科建設中,要把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與“雙一流”建設結合起來。多措并舉,通過優化學術資源配置,統籌管理好學科、人才、項目、資金、評獎、育人等活動,推進科研評價體系創新和機制改革,加快完善對哲學社會科學具有支撐作用的學科?!毒o扣“雙一流”建設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一文提出,作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五路大軍中的主力軍,高校要充分發揮學科和人才優勢,在全面推進“雙一流”的進程中,扶優扶需,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強基固本,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提供有力支撐。
構建中國學術話語體系需要樹立創新意識,其中的關鍵之一就是抓住基本概念創新?!皩W術評價”版刊文《抓住基本概念創新這個關鍵點》,文章認為,習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講話中的一系列新論斷,對于在研究中更加重視“生活”這一基礎性概念乃至基本概念創新,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把生活概念引入社會學概念體系,建立起“生活論”的概念解釋框架,有助于認識社會發展的深層動力。特別是“生活論”的概念解釋框架,為社會學知識體系的創新及中國學術話語的建構提供了巨大的概念空間和理論動能,可推動社會學理論的一系列創新。創新“生活”概念需凝聚中國智慧,總的認識路徑應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方法論基礎,以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為根基,并通過西方現代社會理論的激發,建立完整的、更富解釋力的生活概念。
2017年,“學術評價”版刊文對一些新興的學科給予關注、審視和反思。方言和普通話是現代漢語研究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漢語方言研究對于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作用?!皩W術評價”版刊文《漢語文獻方言學及研究再思》,提出從學術研究視角出發,在推廣普通話的語言政策語境下,方言仍然有其存在的價值,而且在國家與民族文明進程中有著巨大的力量。應進一步加強方言尤其是文獻方言的研究。
近年來,國內有一些學者倡議構建“中國古典學”學科并開展相關研究?!皩W術評價”版刊文《借鑒比較 劃定范圍——由根本問題入手構建中國古典學》,思考中國古典學與西方古典學之間的關系,及其與已有的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研究之間的差異。要構建中國古典學有三種策略,包括直接借用、另起爐灶、借鑒或有限利用。可以借鑒西方古典學的研究方法,以對出土文獻和文物、先秦傳世典籍、古代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等的研究為主,旁及相關領域,整合對中國古代文化中被掩埋、被遺忘的部分的研究,構建一門中國古典學。
“四庫學”學科理論的構建與完善、研究隊伍的建設、研究平臺的打造等,都是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锻苿印八膸鞂W”邁向新階段》一文提出,推動“四庫學”的研究,不僅要立足文獻,而且在此基礎上,要與學術史、思想文化史、政治史等研究結合起來。同時,還可進一步拓展視野,把研究領域擴展到同時代的歐洲,以全球的視野,把中西文化放在同等視角下進行研究。即以跨學科、跨國界視野,展開縱橫研究。同時,“四庫學”研究還要挖掘、發揚光大前人從事四庫研究時注重實踐工作的優良傳統。
在廣大學者的關注和支持下,“學術評價”版在2017年收獲滿滿。2018年,我們將繼續在這片學術田野上精耕細作、穩中求進,更好地服務學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