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限制華為使用安卓服務!
- 2019-05-23 15:58:00
- admin 轉貼
5 月 19 日,路透社援引單一匿名信源報道稱,Google 已經停止與華為之間除了開源以外的一切業務。也就是說,谷歌公司已經暫停了與華為公司的商業往來。
據路透社報道:“華為只能使用安卓系統的公共版本,但不能從谷歌獲得專有應用程序和服務的訪問。”具體來說,華為除了可以使用“開放源碼許可”公開可用的服務以外,將失去對谷歌安卓操作系統更新的訪問權。
隨后,The Verge 證實了谷歌與華為暫停業務的消息。谷歌發言人稱:“我們只是遵守命令和審查其影響”。
華為海外市場的新一代智能手機將無法訪問谷歌熱門應用與服務,包括Google Play、Gmail、谷歌地圖等,連YouTube都訪問不了。對于海外用戶尤其是歐洲使用者來說,手機秒變磚,手機業務將受到巨大沖擊。 對于一些特定服務的具體細節,谷歌仍在進行內部討論。
除此之外,谷歌還將停止提供所有應用軟件的未來服務的技術支持和合作。The Verge 報道,華為手機目前只能使用Android開源項目(AOSP), 海外用戶也只有在AOSP可用后才能在完成安卓系統的更新。
目前,能夠進入Goolge Play Store的華為手機用戶依然可以下載谷歌提供的軟件更新。只是沒有谷歌,新一代的華為手機恐怕很難在海外銷售了。
任正非回應美國禁令:半導體不賣給我們也沒有關系
當地時間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進入緊急狀態。在此緊急狀態下,美國企業不得使用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企業所生產的電信設備。這是在為禁止美企與華為的業務往來鋪平道路。
面對美國的禁令,5月17日凌晨,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發布的一封內部信。在這封《致員工的一封信》中,她表示,為了兌現公司對于客戶持續服務的承諾,華為保密柜里的備胎芯片“全部轉正”,是歷史的選擇。
另外,信中強調“華為立志,將數字世界帶給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今后,為實現這一理想, 不僅要保持開放創新,更要實現科技自立!”
華為公共及政府事務部發布在華為 “心聲社區” 上的《日本經濟新聞》的報道
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在此前一天,也就是18日接受了日本媒體的采訪,在采訪中,他表示:“美國接二連三的威脅貿易伙伴的政策讓企業不敢再冒險,同時這個國家也將失去信譽。”任正非表示,華為公司將繼續開發自己的芯片,減少生產禁令帶來的影響。他還說,即使高通和其他美國供應商不向華為出售芯片,華為也“沒問題”,因為“我們已經為此做好了準備”。
任正非的回應印證了何庭波的那封信,華為時刻做著科技自立的準備。也就是說美國禁止華為業務的影響將是有限的,在長期看來,華為能夠保持信心。
為了防止美國科技巨頭不再向其授權現有系統,其實在今年的三月份,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余承東表示,該公司已經為智能手機和電腦開發了自己的操作系統。
華為自研操作系統的消息,類似和 17 日華為海思總裁在內部公開信中透露的硬件備胎計劃。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華為推出了“方舟編譯器”,華為稱,通過架構級優化能夠大幅度提升安卓手機的性能,方舟編譯器可讓手機流暢度提高24%,系統相應速度提升44%,第三方重新編譯后可讓流暢度提升60%,這應該是近期華為向手機系統發出挑戰了的信號。其實華為這樣做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之前榮耀play發布會上華為就推出了“gpu torbo”技術。
據第一財經報道,此前華為推出自研EROFS超級文件系統、僅是基于華為方舟編譯器開發的應用,但有專家認為,就能夠讓安卓系統性能提升數倍來看,底層整合了EROFS和方舟編譯器的華為鴻蒙系統,已經具備的了一定實力。
換句話說,華為2012年開始規劃的操作系統“鴻蒙”,其實就是華為為了以防不測準備的B計劃。另外,有消息稱,該操作系統已對Linux大量優化(已開源),并已用于華為手機中(安全部分)。
美禁令對華為影響幾何?
涉及到具體技術細節,公眾號EETOP此前就對谷歌與華為停止業務往來做出了預判和分析。
從操作系統的角度來看,操作系統有兩種,通信設備的操作系統和手機操作系統,這兩個華為都在開發并且比較完善,可以說有真正的備胎。對于通信系統操作系統這一塊應該問題不是太大,備胎應該可以勝任。不過對于手機操作系統來說,對國內和國外市場影響是大不相同的。
事實上,Android早已開放、無法源可擋,但Google移動服務(GMS)仍須取得授權,業界評估,若美政府禁止華為使用GMS,將嚴重影響華為的歐洲與亞洲的市場,但華為手機最大命脈中國市場,還是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Google早已將Android開放,免費供任何人下載,不需獲得任何授權即可隨意使用、隨意修改,換句話說,如果美國商務部真的要求Google不得讓華為使用Android,華為還是可以想裝就裝,完全無法可擋。
不過,GMS(Google MobileService)才是美國商務部能打擊華為的穴位所在。GMS包括Chrome瀏覽器、Google Map、GMAIL、YouTube,以及應用程序商店Google Play等歐洲人幾乎必備的APP,業者要使用就必須獲得Google的同意與授權,而且不得隨意修改。
既然要使用GMS就必須獲得Google授權,美國商務部要求Google不得授權給華為,新出廠的華為手機就不能預裝GMS,自然也無法用手機收GMAIL、打開Chrome上網、透過GooglePlay下載APP,對于高度依賴Google服務的歐、亞用戶來說,自然也就不得不放棄華為手機了。
不僅如此,和谷歌業務往來的停止還可能波及到已售出的華為手機,無法更新、下載APP,連在游戲APP里購買增值服務可能都不行了,這對華為的國際品牌形象是個沉重的打擊。
如此一來,對華為影響最大的自然是歐洲市場。歐洲用戶對Android、對Google服務的依賴程度很高,這可以從Android在歐洲擁有遠高于美國的市占率看得出來。而歐洲市場對華為手機、尤其是高階機種銷售量的重要性,也已經僅次于中國市場,而亞洲市場如臺灣、日本、印度等,當然也將一同受累。
但是對于這一舉措,華為在中國內需市場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自從Google撤守中國后,Google服務在中國全部被禁,所有中國品牌在中國銷售的Android手機,都是使用中國業者自行開發的地圖、郵件、應用程式商店、瀏覽器等APP,華為也不例外,不論有沒有GMS,中國消費者手上的華為手機基本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