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re在线视频观看|日韩 欧美 国产 亚洲 制服|男人的天堂视频网站清风阁|亚洲经典激情春色另类|五月天精品视频

人文社科領域調查數據來源分析

2018-11-08 09:43:00
孫娜娜
原創

在人文社科類學術研究中,大量的數據支撐是學術研究得出可靠結果的保障。本文從社會綜合、居民收入狀況、老年人口問題、勞動力問題四個方面介紹了當前可以快速得到的 11 類微觀調查數據,如中國社會狀況綜合調查、中國家庭收調查、中國健康退休跟蹤調查、全國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數據等,其中就有小銳與中山大學合作的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China Labor-force Dynamic Survey,CLDS),這是全國第一個以勞動力為主題的全國性跟蹤調查。


01

社會綜合類調查數據

1.中國社會狀況綜合調查。

中國社會狀況綜合調查(Chinese Social Survey,CSS),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2005 年發起的一項全國性的連續性抽樣調查項目,每兩年開展一次,旨在研究我國的勞動就業、家庭及社會生活、社會態度等方面的情況。該調查采用概率抽樣的入戶訪問方式,調查區域覆蓋全國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 151 個區市縣,604 個村/居委會,每次調查訪問 7000~10000 多個家庭。為考慮調查的連續性和社會發展情況,CSS的調查問卷在設計上分為基礎模塊、更替模塊和熱點模塊 3 個部分。每期調查結束的兩年之內,項目組都會將原始數據免費向全社會開放。

 

2.中國綜合社會調查。

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負責,自 2003 年起,每年一次,對 31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 1 萬多戶家庭進行的連續性橫截面調查,是我國最早的全國性、綜合性、連續性學術調查項目。它的目的是系統、全面地收集社會、社區、家庭、個人多個層次的數據,包括行為、態度以及生活、工作的基本信息。CGSS的調查問卷由三部分構成。一是核心模塊:調查全部樣本,年度調查,固定不變。二是主題模塊:調查全部樣本,5 年重復一次,兩次調查內容重合率大于 80%。三是附加模塊:調查 1/3 或 1/4 隨機樣本,不確保重復周期和內容。CGSS 的數據在每次年度調查結束兩年后,向全社會公布原始數據和所有資料。



3.中國家庭動態跟蹤調查。

中國家庭動態跟蹤調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由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組織實施,每兩年一次,旨在研究中國居民的經濟與非經濟福利、經濟活動、教育水平、人口遷移、健康狀況等問題。CFPS 在 2008 年、2009年在北京、上海、廣東分別進行了初訪與追訪的測試調查后,2010 年正式進行調查。經 2010 年基線調查界定出來的所有基線家庭成員及其今后的血緣、領養子女將作為 CFPS 的基因成員,成為永久追蹤對象。CFPS 的樣本覆蓋全國(除中國港澳臺、新疆、西藏、青海、內蒙古、寧夏和海南之外的)25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樣本規模為 1.6 萬戶,調查對象包含樣本家戶中的所有家庭成員。目前,2012 年、2014 年、2016 年已經進行了三輪追蹤調查。通過與調查中心簽訂協議,可以獲取調查數據。


02

居民收入狀況調查數據

1.全國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

全國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是國家統計局重要的調查之一,通過在全國抽樣框基礎上,隨機抽取部分住戶進行入戶調查,了解我國居民的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樣本包括分省住戶調查樣本和分市縣住戶調查樣本。調查采用分層、多階段隨機抽樣方法抽選調查住宅,抽中的調查小區 5 年輪換一次,住宅每半年輪換一次。在 95%的置信度下,確保單個指標的抽樣誤差控制在 3%以內,匯總數據的抽樣誤差控制在 1%以內。全國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數據按年或者季度進行公布。

 

2012 年國家統計局對原來分開組織實施的農村住戶調查和城鎮住戶調查實施了一體化改革,統一了抽樣方法、指標口徑等。《中國住戶調查年鑒》收錄了相關數據,其中 2013 年及以后的數據來源于全國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2012 年及以前數據來源于分別開展的城鎮住戶抽樣調查(Urban Household Survey,UHS)和農村住戶抽樣調查(Rural Household Survey,RHS)。

 

2.中國家庭收入項目調查。

中國家庭收入調查(Chinese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 Survey,CHIP),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聯合中外學者組織,國家統計局等協助實施的調查項目,旨在追蹤中國的收入分配變化情況。截至目前已經進行了 6 次入戶調查,分別是 1988 年、1995 年、2002 年、2007 年、2008 年和 2013 年。CHIP 數據包含城鎮住戶調查和農村住戶調查,2002 年開始增加了對流動人口調查。


同時,CHIP2007、CHIP2008 年的調查也是 RUMiC(中國的農村—城鎮移民項目)的組成部分,記為RUMiC2008、RUMiC2009。CHIP2013 的樣本來自國家統計局 2013 年城鄉一體化常規住戶調查大樣本庫,涵蓋全國 31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 16 萬戶居民,按照東、中、西分層,采用系統抽樣方法抽取樣本,得到城鎮住戶 7175 戶、農村住戶 11013 戶和外來務工住戶 760 戶。數據內容包括住戶個人層面的基本信息、就業信息,以及家庭層面的基本信息、收支信息等。目前,該數據可以在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網站 ① 免費下載。

 

3.中國家庭金融調查。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是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抽樣調查項目,旨在收集有關家庭金融微觀層次的相關信息,主要內容包括:住房資產與金融財富、負債與信貸約束、收入與消費、社會保障與保險、代際轉移支付、人口特征與就業以及支付習慣等。該調查分別在2011年、2013 年和 2015 年進行了三次調查。2011 年調查的有效樣本共 8438 戶,分布在全國 25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80 個縣,320 個村(居)委會,數據具有全國代表性。2013 年調查的有效樣本共2.8 萬戶,樣本分布在全國 29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262 個縣,1048 個村(居)委會,數據具有全國和省級代表性。2015 年調查的有效樣本共 4 萬戶,樣本分布在全國 29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363 個縣,1439 個村(居)委會,數據具有全國、省級代表性和副省級城市代表性。目前該數據需要進行申請后才能獲得 。


03

老年人口問題調查數據

1.中國健康退休跟蹤調查。

中國健康退休跟蹤調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由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趙耀輝教授組織,旨在收集一套代表中國45歲及以上中老年人家庭和個人的高質量微觀數據,以研究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社會保障等問題。CHALRS 全國基線調查于 2011 年開展,覆蓋 150 個縣級單位,450 個村級單位,約 1 萬戶家庭中的 1.7 萬人。這些樣本以后每兩年追蹤一次,調查結束一年后,數據將對學術界免費公開。目前,數據已經更新到 2015 年。CHARLS 采用多階段抽樣方法,在縣/區和村居抽樣階段均采取 PPS 抽樣方法。CHARLS首創了電子繪圖軟件(CHALRS-GIS)技術,用地圖法制作村級抽樣框。CHARLS 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家庭結構和經濟支持,健康狀況,體格測量,醫療服務利用和醫療保險,工作、退休和養老金、收入、消費、資產,以及社區基本情況等數據。

 

2.中國營養和健康調查。

中國營養和健康調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校區的卡羅萊納人口中心和中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的營養和食品安全局聯合主持展開。調查涉及我國 9 個有代表性的省份,約 4400 個家庭和 20000 個人,包括社區調查、家庭戶調查、個人調查、健康調查、營養和體質測驗、食品市場調查及健康和計劃生育調查。從 1989 年開始,已經完成 9 輪調查,分別是 1989 年、1991 年、1995 年、1997 年、2000 年、2004 年、2006 年、2009 年和2011 年。該數據庫完全免費的,并提供中英文兩種版本的調查問卷。

 

3. 中國老人健康長壽影響因素調查。

中國老人健康長壽影響因素調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是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與杜克大學教授及北大老齡健康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曾毅主持的項目。該調查主要為研究老年人問題,如老齡健康的社會、行為、環境與生物學因素,減少老年帶病生存期比例,增加老年健康生存期比例,提高老中青生活質量,為科學研究、老齡工作與衛生健康政策信息提供依據。

 

CLHLS 于 1998 年進行基線調查,隨后在2000 年、2002 年、2005 年、2008 年以及 2011 年分別進行了 5 次跟蹤調查。CLHLS 基線調查和跟蹤調查涵蓋我國 23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涵蓋省份的總人口在 1998 年是 9.85 億人,在2010 年是 11.56 億人,大約占全國總人數的 85%,調查中(不包括海南省)隨機選擇大約一半的市/縣作為調研點進行調查。目前,該數據也可以免費獲取。

 

04

勞動人口問題調查數據

1.全國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數據。

國家衛生計生委自 2009 年開始,每年在全國范圍內組織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該數據包括年度數據、分省年度數據、分地區年度數據和專題數據。主要涉及流動人口生存發展狀況、遷移特征、就業收入、居住情況、社會融合、心理健康、基本公共服務、基本醫療服務、基本社會保險、健康狀況等內容。

 

該數據樣本量較大,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如,2016 年流動人口問卷中,調查地區為我國 31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包括342 個變量,16.9 萬個樣本。目前,該數據免費提供給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校等機構進行學術研究、決策參考等,暫不提供給個人。

 

2.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

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China Labor-force Dynamic Survey,CLDS),由中山大學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組織實施,是全國第一個以勞動力為主題的全國性跟蹤調查。該調查采用多階段、多層次與勞動力規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樣方法(multistage cluster, stratified,PPS sampling),在我國 29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除中國港澳臺、西藏、海南外)抽取樣本家庭,調查對象為樣本家庭戶中的所有勞動力(15~64 歲的家庭成員),并定期更換樣本。2011 年在廣東進行了試調查后,2012 年在全國進行了基線調查,每兩年進行一次追蹤調查,截至目前 2014 年和 2016 年已經進行了兩輪追蹤調查。目前所有數據對中山大學師生公開。


05

其他

許多高校經常在寒暑假期間,組織學生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對各地進行調查。樣本量一般也較大,具有很大的利用價值。但使用這類數據時,要明確調查地點和抽樣方法,借助各種方法,說明調查數據的可信度、可靠性和代表性。

總結

大型微觀調查數據庫為大多數學者進行學術研究提供了便利,數據樣本量大、抽樣方法更可靠,并且連續對調查對象進行跟蹤調查,形成非常有價值的面板數據。在進行研究時,可以根據研究目的選取數據。但在使用過程中也要對調查樣本和調查方法進行分析,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指標含義和研究范圍。二是樣本分布,不同調查目的樣本偏向不同,某一群體的權重可能有所不同。三是缺失數據的處理等。

    發表評論
    評論通過審核后顯示。
    移動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