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大數據成為社工服務的得力助手?
- 2017-06-07 17:19:00
- 王光普 轉貼
社會工作是一種服務對象眾多、服務領域廣泛、服務針對性強的職業,十分需要準確而全面的信息作為依據。在信息化時代,充分認識和運用大數據技術,對社工提升服務效率和拓展服務內容無疑具有重要幫助。
從現實情況來看,大數據具有傳統的抽樣調查和個別訪問所不可比擬的全面性,因其采用多元形式對龐大數據進行搜集、分析和處理,而具備了數據量大(Volume)、快速及時Velocity、信息多樣(Variety)、潛藏價值(Value)四大優勢,也即所謂的4V屬性。結合大數據技術的特點與社會工作的需要,我們可以圍繞以下四方面進行具體的運用:
第一,更客觀地分析需求。每個個體、家庭和社區雖然因其各自特點存在不同的需求,但人與人的共性也是普遍存在,同年齡群體、同區域居民、同職業民眾都常面臨相似的問題困難,也常具有相似的服務需求。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人們當前的衣食住行、行為習慣、活動時段、興趣愛好、心理偏好等都會不可避免地留下痕跡,形成海量的數據信息。社工也應充分認識數據的作用,利用數據的價值,以更好地補充傳統需求調研的不足,更加準確地把握需求和提供服務。
第二,更高效地籌集資源。在發現和鏈接公益資源方面,大數據信息本身就是一個巨大、多元且相互聯系的資源庫,我們可以從中挖掘有價值的信息,獲取相應幫助;同時,大數據為我們提供了很多間接的有用資訊。例如,我們通過收集和分析大型企業社會責任部的相關數據、資助偏好等,可以有針對性地策劃實施相應的項目。又如,通過分析騰訊公益的數據可以發現:捐贈發生的高峰時段為晚間21點至23點、兒童疾病及鄉村建設類項目最受關注、個人類籌款的獲捐額已占到平臺籌資總額的三分之一……這些真實客觀的數據無疑會對我們更好地設置籌款項目,并借助平臺力量獲取資源提供參考。
第三,更精準地改進服務。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社工在服務過程中積累了大量服務數據和工作資料,這些一手信息作為資料保存在檔案盒或記錄于硬盤,卻沒有被充分開發和應用。對此,政府部門、行業協會、評估組織乃至社工機構,完全可以將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不僅有助于高效地檢索信息、共享資源,也可發揮其問題發掘、實踐指導、理論研究等方面的作用。
第四,更直觀地展現成效。社會工作作為充滿一個人文氣息的職業,在呈現服務成果時常通過感性的語言文化以情動人,卻較少以客觀堅實的數據進行直觀呈現,這也給人造成“不夠實在”的印象。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社會問責和日趨加劇的行業競爭,社工機構不僅要講好“故事”,讓成效可以“意會”,還要以來真實可信的數據來武裝自己,將服務帶來的改變更加可視化地表達出來,讓成效可以“言傳”。
(作者系東莞市樂民社區服務發展促進中心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