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re在线视频观看|日韩 欧美 国产 亚洲 制服|男人的天堂视频网站清风阁|亚洲经典激情春色另类|五月天精品视频

淺談計算機輔助調查中采訪用時數據的利用

2018-11-26 09:23:00
admin
轉貼

可靠的數據是一切調查的生命,為提高數據采集的效率和質量,計算機輔助調查模式 CAI(Computer AssistedInterview)得到了長足發展。計算機輔助調查是由訪問員或受訪者借助電腦和網絡,直接將所問信息做電子化登記并存儲的統計調查方式。該模式靈活高效、多方兼容、存儲和反饋迅速,目前,國內外的電話訪問、面對面訪問、網絡調查、手機調查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計算機輔助調查除了可以快速采集常規問卷數據之外,還產生了一類在紙質問卷調查方式下不容易或無法采集到的新數據——并行數據(Paradata),它是關于調查訪問過程的數據,例如受訪對象的聯系狀態和訪問階段、訪問場景信息、訪問過程的圖像和音頻、訪問中鼠標和鍵盤的操作記錄,調查采訪的日期、時段和時長等。并行數據不僅可用于調查管理,而且在調查數據質量評估、誤差矯正、缺值插補等方面有巨大的研究價值和應用潛力。


采訪用時(Interview Time)是并行數據的一種,它是調查過程中計算機輔助調查系統自動記錄下來的訪問時長,包括每道問題的采訪用時和完成一份調查問卷的總用時。越來越多國際學術期刊文章在使用調查數據時,報告了問卷的平均采訪時長,供評委和讀者參考。這只是采訪用時的一個用處。目前,隨著計算機輔助調查技術的推廣,采訪用時數據的研究和應用條件日趨成熟。

 

筆者以有訪員參與的問卷調查為例,結合自己從事社會調查,處理采訪用時數據的經驗,認為在完善調查管理和提升數據質量方面,采訪用時數據能夠發揮如下作用:


一、預估問卷的長度和難

完善問卷設計設計好的問卷能不能用,需要有預調查來把關。作為正式調查的預演,預調查往往抱有多重目的,測試問卷是其中之一。一般情況下,測試主要集中在問卷內容上,如問題和選項設計是否合理,內容有無遺漏,跳轉是否恰當等,容易被忽視的是問卷長度和難度的測試。一份問卷設計得好不好,受訪負擔重不重是考察的一個方面。

 

如果采訪時間過長、問卷難度過大,導致頻繁的拒訪、訪問中斷和胡亂回答,損害數據質量,將是很大的損失和遺憾。雖然可以通過各種提高受訪對象配合度的辦法來彌補,比如提前預約、分解問卷、多次上門、增加酬金等,但是很難完全補救,調查項目的成本和耗時也將因此增加。

 

為盡量減少上述問題,在預調查結束后,可利用 CAI 下采集的采訪用時數據,計算完成一份問卷的平均用時、最長用時、最短用時等,將結果與同類調查的時長加以比較,做到訪問長度心中有數。然后,查看問卷每道問題上的平均用時,找出用時最多的那些問題,看是否存在提問和回答方面的困難,這時宜邀請預調查的訪員以座談等形式參與討論,聽取問卷改進意見。

二、監測訪員的調查訪問行為

調查訪問中,數據的生產離不開訪員的勞動,勞動力的產權特性——所有者完全控制著資產的開發和利用——決定了激勵是必要的,激勵方式不同將導致訪員行為不同。按調查完成的問卷數量計酬,訪員可能傾向于用最短的時間完成最多的問卷。按調查花費的時間計酬,訪員可能傾向于延長采訪用時。

 

 

一般來說,前一種激勵下易出現訪員誘導受訪者作答、捷徑跳轉、臆答等損害調查數據質量的行為,后一種激勵下由于信息不對稱,監督成本高,可能增加調查預算,拖延調查進度,也無法消除訪員行為失范的風險。兩相比較,按問卷數量計酬預算相對可控,容易操作和管理,但是如何保證訪員履行誠實調查的義務是一個難題。

 

與訪員訂立詳盡周全的合約是一個基本辦法,但是合約不會自動產生約束力,必須依靠及時有效的監督手段。采訪用時數據是訪員行為的直接產物,在及時回傳數據的條件下,借助統計軟件,可以進行大規模、低成本的實時監測。

 

監測的目的是發現采訪用時異常,主要是采訪用時過短,監測方案至少涉及三個環節:第一,哪些問題要被納入監測;第二,每道監測問題的合理用時標準怎么定;第三,一份問卷中,監測問題采訪用時達標多少算合格。制定標準后,一份問卷中,用時合格的題目數除以納入監測范圍的填答的總題數,就得到問卷的采訪用時合格率。每位訪員,用時合格的問卷數除以他 / 她完成的問卷總數,就得到訪員的采訪用時合格率。

三、服務于訪員行為干預

CAI 模式下,訪員采訪用時的監測能夠與實地調查同步進行,監測頻率依數據回傳速度而定,高峰期每2-3天監測一次,之后可以一周或隔周監測一次。

 

通常剛開始調查,訪員完成一份問卷的采訪用時較長,隨著熟練程度的提高采訪用時下降,最后維持在一個相對低的水平上。當樣本隨機分配且累積調查一定份數之后,多數訪員的平均采訪時間大致相當。

 

某位訪員的平均采訪時間過長,也許是調查技巧不足,也許是受訪者不配合,這時當由調查督導與訪員溝通確認,協助解決;而采訪用時過短,訪員有漏問和作弊的嫌疑,這時督導當及時干預,避免數據失真。

 

對于監測發現的不合格訪員,應進一步分析他/她在哪些問題上的采訪用時不合格比例高。是態度類問題,還是敏感問題;是受訪者難于回答的問題,還是要求訪員自行觀察后填答的問題。對癥下藥,讓督導能有針對性地提醒和幫助訪員,嚴重的及時警告,乃至停止其訪問,減免對數據質量造成的損害。

 

采訪用時監測能有效服務于訪員行為干預的一項限制性條件是,訪員事先不了解這一監測如何進行,否則這種監測方法就有可能失效,因為采訪用時數據也能夠造假。這不是采訪用時監測獨有的缺憾,而是除了實地重訪之外,幾乎所有訪員行為監測手段的通病。

 

因此,如何利用采訪用時監測結果來干預不合格的訪員,是一個需要靈活慎重對待的問題。將采訪用時監測與其他監測手段相結合,找出訪員行為失范的真正

原因,或能提供更優的干預。

 

四、幫助評估訪員工作績

效和發放酬勞調查結束后,在評估訪員工作績效和發放酬勞時,采訪用時監測結果可以作為參考指標。排除虛假訪問、找人代答等作弊情況,訪員總體的采訪用時合格率較高,說明在訪問環節認真履行了職責。采訪用時監測合格的應全額發放酬勞,優秀的給予額外獎勵,不合格的要有相應的酬勞上的懲罰。


一份問卷中若有過半監測問題的采訪用時不合格,說明訪員有明顯的失職,簡單的辦法是,扣減相應比例的酬勞。利用采訪用時數據,輔助訪員的績效評估和酬勞獎懲,都是為了爭取將合格者發展成為長期訪員,不合格者予以淘汰。長遠地看,訪員質量的提升意味著數據質量的提升。


采訪用時監測手段的優勢在于,能夠對訪員的實地調查行為進行實時、動態、敏銳地把握,有利于及早發現和防范數據質量風險。這里必須指出的是,受訪者、采訪時間和地點同樣會對采訪用時產生影響,不過,從訪員職責上看,爭取受訪者的配合,減少周遭環境對調查的干擾是題中應有之意,認為采訪用時是訪員行為的產出并無不合理之處。


盡管如此,利用采訪用時數據時,應當知曉存在潛在的混雜因素。發現訪員在某份問卷上采訪用時不合格后,適當挖掘更多信息,輔助督導的干預工作,更有助于完善調查管理和提升數據質量。

發表評論
評論通過審核后顯示。
移動訪問